總網頁檢視次數
網誌封存
- 1月 2025 (41)
- 12月 2024 (30)
- 11月 2024 (35)
- 10月 2024 (41)
- 9月 2024 (41)
- 8月 2024 (53)
- 7月 2024 (58)
- 6月 2024 (40)
- 5月 2024 (45)
- 4月 2024 (56)
- 3月 2024 (35)
- 2月 2024 (45)
- 1月 2024 (39)
- 12月 2023 (42)
- 11月 2023 (50)
- 10月 2023 (49)
- 9月 2023 (39)
- 8月 2023 (44)
- 7月 2023 (37)
- 6月 2023 (51)
- 5月 2023 (59)
- 4月 2023 (43)
- 3月 2023 (49)
- 2月 2023 (35)
- 1月 2023 (31)
- 12月 2022 (49)
- 11月 2022 (57)
- 10月 2022 (50)
- 9月 2022 (43)
- 8月 2022 (51)
- 7月 2022 (57)
- 6月 2022 (44)
- 5月 2022 (54)
- 4月 2022 (28)
- 3月 2022 (72)
- 2月 2022 (36)
- 1月 2022 (40)
- 12月 2021 (41)
- 11月 2021 (41)
- 10月 2021 (44)
- 9月 2021 (40)
- 8月 2021 (48)
- 7月 2021 (53)
- 6月 2021 (68)
- 5月 2021 (70)
- 4月 2021 (69)
- 3月 2021 (76)
- 2月 2021 (56)
- 1月 2021 (57)
- 12月 2020 (71)
- 11月 2020 (63)
- 10月 2020 (42)
- 9月 2020 (55)
- 8月 2020 (47)
- 7月 2020 (74)
- 6月 2020 (63)
- 5月 2020 (59)
- 4月 2020 (59)
- 3月 2020 (92)
- 2月 2020 (87)
- 1月 2020 (108)
- 12月 2019 (52)
- 11月 2019 (65)
- 10月 2019 (61)
- 9月 2019 (53)
- 8月 2019 (55)
- 7月 2019 (100)
- 6月 2019 (71)
- 5月 2019 (55)
- 4月 2019 (52)
- 3月 2019 (65)
- 2月 2019 (44)
- 1月 2019 (42)
- 12月 2018 (44)
- 11月 2018 (66)
- 10月 2018 (55)
- 9月 2018 (57)
- 8月 2018 (50)
- 7月 2018 (55)
- 6月 2018 (73)
- 5月 2018 (62)
- 4月 2018 (44)
- 3月 2018 (64)
- 2月 2018 (36)
- 1月 2018 (59)
- 12月 2017 (43)
- 11月 2017 (50)
- 10月 2017 (45)
- 9月 2017 (35)
- 8月 2017 (15)
- 7月 2017 (39)
- 6月 2017 (42)
- 5月 2017 (48)
- 4月 2017 (39)
- 3月 2017 (58)
- 2月 2017 (58)
- 1月 2017 (54)
- 12月 2016 (44)
- 11月 2016 (39)
- 10月 2016 (42)
- 9月 2016 (47)
- 8月 2016 (39)
- 7月 2016 (47)
- 6月 2016 (53)
- 5月 2016 (41)
- 4月 2016 (36)
- 3月 2016 (30)
- 2月 2016 (40)
- 1月 2016 (50)
- 12月 2015 (34)
- 11月 2015 (46)
- 10月 2015 (52)
- 9月 2015 (44)
- 8月 2015 (54)
- 7月 2015 (36)
- 6月 2015 (34)
- 5月 2015 (40)
- 4月 2015 (38)
- 3月 2015 (49)
- 2月 2015 (30)
- 1月 2015 (54)
- 12月 2014 (42)
- 11月 2014 (25)
- 10月 2014 (35)
- 9月 2014 (34)
- 8月 2014 (11)
- 7月 2014 (31)
- 6月 2014 (27)
- 5月 2014 (34)
- 4月 2014 (18)
- 3月 2014 (35)
- 2月 2014 (32)
- 1月 2014 (45)
- 12月 2013 (2)
- 10月 2013 (1)
2019年3月17日星期日
下周起....全球股市恐跌市開端 ?
https://hk.on.cc/hk/bkn/cnt/finance/20190315/bkn-20190315190419578-0315_00842_001.html
呀 ...原來好多江棍財演在視頻講既所謂市場睇法 , 都係四圍抄翻呢既 ........ 如果真係抄人 , 唔該俾翻個 credit 人地啦 , 成日都話係自己睇法
下周大跌市開始 ? 好呀......睇下點 !!! By the way ....remember 大佬的預測 :
http://yamgroup2013.blogspot.com/2018/12/blog-post_6.html
我就繼續瞓啦 ......Z Z Z Z Z Z Z Z Z Z Z
Yam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原文 :
《1周10大驚奇》去年底引述異象預言,今年金融市場或升到你唔信,升浪更由元旦後就開始,樂觀時間暫時直至4月,從未變調;2月1日預言2月要抖氣,惟不會大跌;3月1日則料3月平穩度過,結果港股本月暫累升約379點,冀繼續為讀者帶來具國際視野的另類參考,印證「聽專家講不如睇埋異象」。之後會怎樣?下周起要謹慎了,這亦是異象今年首次響起警號!
【1、異象:下周起...全球股市恐跌市開端?】
周五(3月15日)是美國股市「四期結算日」,或預示着下周股市跌多升少。所謂「四期結算」,指的是每年3、6、9及12月的第三個星期五,四期包括股票指數期貨、股票指數期權、股票期權及股票期貨。由於四期結算3個月才出現一次,故對市場的影響力較大。
野村董事總經理、全球市場跨資產策略師Charlie McElligott本周表示,由於轉倉頻繁,本周美股或傾向上揚,惟往績預示下周起,3月餘下時間都是偏軟居多。
事實上,有周期理論教父之稱、著有《股市周期》一書的作者Jeffrey Hirsch統計的資料亦顯示,美股本周會偏向上揚,但任何的技術上升都是短暫。回看過去26年,標指接下來的一周(即下周)僅錄得10次升市,其餘16次是跌市,跌幅中位數約0.7%。
就此,McElligot認為,據他的觀察,相信下周會重演跌市。
值得注意的是,若美股不濟,港股亦難以大幅做好,投資者宜多留意。
【2、股市點解要跌?炒到連企業盈利倒退也不理】
美股「四期結算」並非新鮮事,為何斷定下周恐是跌市開端?其他原因如下:
美國華爾街大行摩根士丹利本周警告,股市調整似未完,有證據預示更多的下跌風險就在眼前。其中最重要的是,市場原預期標普500大企業今年每股盈利會下跌4至5%,惟最新已預期每股盈利跌6%;相比之下,標指於去年聖誕節見底後累彈逾17%,反映投資者只顧着聯儲局「放鴿」及中美貿易談判有機會達成協議,而忽略了企業盈利因素。(本文附圖一)
該行近年測市奇準的首席美股策略分析師Michael Wilson直言:「企業盈利修訂的幅度是我們見過最糟糕的一次,因為所有行業的銷售和邊際利潤指引均下降。盈利衰退是真實的,而且比2015至2016年更廣泛。」
回看2015年中之後,美企盈利連續5季倒退,當時美股經歷過兩次逾10%的大調整。如今企業盈利料在首季收縮,次季亦預期增幅不大,Wilson更擔心全年不濟。事實上,他在2月就大幅下調了今年美企盈利增長預測,由4.3%降至僅增1%,主因是去年第4季表現未如理想。
事實上,有兩個經濟數據或能佐證Wilson的擔憂,就是美企2月削減職位的數目創2015年7月以來單月最高;美國2月非農就業職位僅增2萬個,為2017年9月以來最少。Wilson認為,在企業盈利未轉好之前,很大機會要先經歷更壞情況。
由於Wilson近年測市奇準,成為媒體熱門採訪對象。他重申,美股僅上落市,標指目標是2,750點,未來一年波幅介乎2,400至3,000點之間。
【3、股市點解要跌?高盛給出3大理由】
除了大摩,高盛本周也警告美股今次反彈浪可能很快結束,原因有三:
●企業回購股份期結束。該行指出,在3月25日至5月3日期間,75%的標普500企業將進入回購「休眠期」。往績預示會導致回購活動大跌約35%,而回購被視為美股升市最大推動力之一。
●圖表。技術上,標指一旦突破2,817點,將觸發技術買盤;相反,一旦跌破2,798點,可能會進一步尋底。目前看似向下機會居多。
●成交量。近日美股成交量不算大,惟指數期權成交量今年卻增加10%以上,即股市上升動力來自短線炒賣,非長線看好,並推高了股市。不過,由於他們是短炒,支持美股反彈的力量終會消退。
【4、股市最悲跌幾多?插穿去年底低位...】
若股市重啟跌浪,會跌多少?美股資深分析員、專門研究「波浪理論」、去年11月警告股市要累瀉近兩成,結果言中的ElliotWaveTrader.net創辦人Avi Gilburt本周警告,根據波浪理論,由於標指未能上衝2,875點,似見了短期頂部,有機會掉頭瀉至2,200點水平,即較目前有大約兩成下跌空間。
他指出,標指仍處牛市「4浪」的「c微浪」調整(即該浪式最後一次調整),最差可以大跌至2,200點,之後才實現「5浪」的終極上升。他估計,美股「未來數周」會處於調整市,首階段支持區間介乎2,500至2,600點,之後再反覆下跌,最懷情況就是跌到2,100至2,200點,以完成「4浪」調整,即跌穿去年低位。
不過,他重申美股仍是牛市,標指「5浪」目標是3,200點,最樂觀是4,000至4,100點,預計會在2022至2023年實現。
事實上,Gilburt近年測市頗為準確。舉例來說,他在去年11月警告,由於標指跌穿了2,880點支持位,料大幅波動,未來數周恐插逾500點或19%。結果標指在去年12月26日低見2,346點!
在「波浪理論」中,「牛市」分1至5浪,其中1、3、5是升浪,2及4是調整浪,在每一個浪期間,又可以分為1至5微浪,其中1、3、5微浪是升浪,2及4微浪是調整浪,亦可再細分a、b、c。當確認「牛市」終極5浪見頂後,就是「熊市」的A、B、C浪,其中A及C是跌浪,B是反彈浪。
【5、股市最悲跌幾多?佢話40%以上】
上述累跌兩成未算驚?現年72歲、曾是最準股災預言家、被稱為「列根經濟學之父」的美國前總統列根政府預算總監David Stockman本周再次警告,經濟基本因素不足以支持今年股市升浪,下跌空間多達40%!回看他於2月中警告「審判日」快到,呼籲投資者要離場,持有現金等股災。
他本周說:「目前股市只是充斥着『即日鮮』投機、圖表傻仔、機器人,毫無理性或投資分析。現時的事實是沒有(美國總統)特朗普繁榮,經濟擴張期已近尾聲,衰退沒有被取締,將在未來一兩年內發生。」
他重申:「我們已見了特朗普頂部,即標指已在去年9月創下2,940點歷史新高。我認為這頂部將是長期頂部,特朗普愚蠢地擁抱股市。」
因此,他警告,標指將瀉至1,600點或更低,即由現水平大跌40%以上,理由是「全球已出現很多逆風,我們看到歐洲及中國的出口數據顯示重大麻煩,美國自己的數據也變得疲弱。更重要的是,美國財赤創紀錄,是最令人不安的逆風、巨大的風險。不論是華爾街或華盛頓,都完全瘋了,完全忽略債務風險。到了2020年,我們就會進入財政危機,因所有二次大戰後嬰兒潮的人士將退休,對社會保障及醫療需求將會上升,這是我們不能逃避的,真的是大問題。」
他又警告,即使中美貿易爭端獲得解決,也不會改變其看淡觀點,「那些認為中美能達成協議會令一切變得美好的人,我覺得可笑。」
Stockman曾被外國傳媒譽為「最準股災預言家」,近年最經典是早在2015年5月22日中港股民仍陷「大時代」瘋狂時,警告環球股災近眼前,結果7至8月大冧;之後在2015年11月18日及12月16日再預言環球股災開始,結果2016年1至2月全球瘋狂拋售。不過,他2017年以來一直看淡股市,沒有再次「貼中」。
【6、股市點解要跌?睇睇這「古老指標」...】
其實,早有「古老指標」預示美股有危險,就是「道瓊斯運輸指數」截至上周五(3月8日)連跌11個交易日,為1972年以來、即47年最長連跌紀錄,到了周一(3月11日)才止跌。
該指數始於1884年,早於大家熟悉的道指(1896年),如今已有135年歷史,當中僅5次出現連跌11日,而史上最長連跌紀錄為12日。(本文附圖二)
由於該指數一向反映着美國整體經濟健康狀況,同時可預示全球經濟,故惹來華爾街注意。雖然連跌紀錄已告終,但根據二次大戰後的往績,該指數連跌10日以上,主要發生在1966至1969年,當時正值越戰時期,大家熟悉的道指在1966年初創下當時新高後,就一直長期處於大型上落區間,介乎750點至1,000點左右,動輒累跌兩成是等閒事。目前種種迹象亦顯示,美股同樣似處於大型上落區間。(本文附圖三)
美股早有「道氏理論」之說,已逾百年歷史。這是根據道瓊斯運輸指數與道瓊斯工業指數(道指)的互動所得出,通常運輸指數會較工業指數具前瞻性。
【7、股市點解要跌?目前狀況確實很似1960年代】
上述提及道瓊斯運輸指數連跌11日,對上一次連跌密集期是1960年代。其實,目前經濟狀況也似當年。
本周有分析警告,直至目前,連美國聯儲局也未能解開「世紀之謎」,就是美國經過多年低利率、失業率降到超過歷史「全民就業」水平的3.8%之後,究竟通脹去了哪裏?
回看聯儲局於2012年1月,明確設定通脹目標2%,之後通脹一直平均處於1.4%,即使扣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,核心通脹亦僅1.6%。換言之,7年也未達標。根據往績,全球經濟是有「突然死亡」的風險,因如今情況恍如1960年代中期。
當時美國經濟迎來二戰後的全盛期,整個1960年代失業率從7%穩步跌至4%以下。在失業率降至低於5%後,核心通脹仍在一段時間內維持在2%以下,甚至曾低於1.5%...現時美國、甚至全球都似曾相識。
然而,在1960年代,當失業率進一步跌至4%以下後,通脹竟然失控!隨後一年,美國核心通脹飆兩個百分點,一下子由低於2%飆至4%,再過一年又升了2個百分點,達到了6%!不過,當時失業率仍維持在4%以下。於是,聯儲局只有一個方法,就是急速加息。結果是通脹受控了,失業率則失控了,1970年代經濟衰退從此展開。
更重要的是,目前遇上的「世紀之謎」是否像1960年代?連聯儲局也無法排除。當時道指熊市瀉36%左右。(本文附圖三)
【8、「世紀之謎」怎解釋?新債王如此說...】
上述提到「世紀之謎」令聯儲局突然放鴿,有「新債王」之稱的DoubleLine Capital行政總裁岡拉克(Jeffrey Gundlach),本周就試圖解釋為何聯儲局突然停止加息,甚至很快宣布停止「縮表」。
首先,他再次警告,美國經濟可能陷入惡性循環,去年展開的熊市至今仍然持續,絕非牛市!接下來他就解釋,近期美股大漲,主因是聯儲局立場極速由鷹變鴿,相信當局將保持資產負債表規模約3.5萬億美元,即較目前約4萬億美元輕微下降,反映「縮表」(即向市場沽售美債)將很快停止,理由很簡單:就是「聯儲局可能意識到沒有其他人想買釋放到市場上的債券」。
他稱,由於市場對美債需求或降,反映債息難大幅回落,令融資成本更高,而美國債務又不能無止境地增長,情況很令人困擾。因此,他預期今年美股將以跌市作結,並會跌破去年底低位(即道指恐跌穿去年12月26日創下的21,713點)。
事實上,全球最大基金公司之一貝萊德(BlackRock)行政總裁芬克(Larry Fink)近期亦警告,中美貿易戰最大影響是令美國國債需求減少。他稱,最令他憂慮的是,由於中美存在貿易逆差,故中國將部分美元用來買入美債,令目前持有美債總值約1.3萬億美元。倘中美達成協議,即預示中美貿易逆差會減少,中國就很大機會減少對美債的需求。
更大的問題是,若中國對美債需求減少,誰能承接如此龐大的購買力?
【9、周小川也開腔警告中國...】
講完美國,當然要看看影響港股表現的中國內地。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本周直指,雖然中國正不斷持續去槓桿,但債務水平仍屬過高,必須從日本「失落的十年」中汲取教訓,控制債務水平。
他稱,日本曾經發展得很快,但後來遇上所謂的「失落的十年」(即日本1990年代開始的經濟衰退時期,有指應是「失落的二十年」),中國經濟可能也有類似的過度負債問題,需要吸取歷史教訓。
事實上,中國將步入日本經濟後塵的說法不是僅僅周小川一人提及,不少人也憂慮樓市和人口老化。值得留意的是,2017年就有分析警告中港樓價2018年見頂大跌,原因在於日本經驗。
2017年有分析警告,回看日本20至64歲勞動人口比例在1980年代初期達到頂峰,樓價則於1990年代初見頂。至於中國,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在2010年勞動力人口見頂,如果根據日本經驗(勞動力人口見頂後8年左右樓價見頂),2018年樓價大冧似乎並非無可能。
事實上,目前中港樓市確實仍未能升穿2018年頂部...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